星期日, 3月 30, 2008

可怕的腸病毒

原本週四快樂的在等待評鑑,誰知道下午在所辦裡,不知道吹起了什麼風,我開始狂烈的鼻子過敏起來,一直打噴嚏流鼻水,到了下午五點我開始有點神智不清,我以為是這幾天太早起床了,所以身體有點過勞,於是去洗了個熱水澡。
洗完澡後以為可以好好睡個覺,天不從人願,半夜我整個頭痛到不行,全身發熱流汗,時間是半夜3.00,原本打算從研究室下山去買一點成藥,但是想一想政大附近根本就沒有24小時的藥局,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這樣撐到了早上7.50,我趕緊到校醫那裡,掛了號等了一下,校醫才告訴我,可能需要我到比較大的診所去,於是我又走道了道南橋下的診所。
醫生很仔細的看了我個身體,他告訴我我得到了腸病毒,這是多麼可怕的病症,我以為只有小朋友會有這種病,原來連大人也會有這種病呀!我快快的吃了藥在院裡躺了兩個小時,醫生告訴我這幾天只能吃白土司。
我回到了山上研究室收拾東西,打算回新竹,搭了捷運才是真正可怕的開始,我從政大搭236到萬芳醫院,就已經要下車吐了,從萬芳醫院算起,我每兩站都需要下車吐一下,就這樣一路昏昏沈沈的來到了高鐵,上了高鐵我還是一樣在廁所裡吐個不停,真的是有夠慘。
高鐵到了新竹我在站內休息了30分鐘,因為我怕我上了接駁車我又開始要吐,還好我準備了塑膠袋,就這樣一路沒事的到了東門圓環,我慢慢的步行找尋計程車,搭上了小黃總算到家了,我一整個累癱了昏睡過去,就這樣一睡睡到了週六,週日也好好的休息了好幾天,身體總算有點體力了。
這次的生病真的讓我感覺到可怕,平時很少生病的我,居然生了一點並就這麼嚴重,真的好可怕,或許我那幾天真的太累了,體力跟抵抗力都很弱,讓病毒入侵了,真的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呀!

星期日, 3月 23, 2008

命運的捉弄

週五上課時,學生跟我說了一個震驚的消息。原來是有學生在宿舍「暴斃」死亡,起初我也只是聽說,一向對於「八卦」絕緣的我,工作場所間的事情,都當作隨耳聽聽。直到第三節課……
一如往昔的上課,中途抄寫黑板時學生告訴我「老師昨天有一位女學生在宿舍暴斃。」這是第二次聽到這件事。我也就好奇的問問他,整個過程。
學生告訴我高一某班的女生因為晚間上吐下瀉,就到了醫院掛急診,後來回宿舍休息後,還是感到不舒服,同學要他上床休息,隔天早上想不到同學叫他起床時,才發現他已經往生了。
我又繼續追問哪一個班級,那個為學生。學生說了個讓我很熟悉的班級。如果您看過我在07年的10月,有一篇關於「園園」的文章,這位往生的同學,是我教過的學生。當下我相當的錯愕,下課我到他們班上去,看到班上沒有任何異象,表示學生情緒還沒有很大的波動。
晚間我看新聞時,就報出了這消息,畫面中道士在宿舍為他念經超渡,主播也簡單說明了他悲苦的身世。
一個自小受父母遺棄的孩子,沒有家庭的保護,即便是有在好的朋友,他的內心還是需要有一個保護,如今命運多舛的園園,離開了這令他斷魂的人世。我不知道在他離開時對於「人間」還是否有一絲絲期盼,期盼能夠平安長大,期盼有一個溫暖的家庭,期盼有人關心照顧他,期盼能夠開心的生活。如果有,或許年輕早夭的生命正等待著法輪的轉世。如果沒有,人間是他的地獄,是他對於家庭、環境、人性周遭的苦煉地獄。園園,老師不管你作任何決定,我都希望以後…以後…以後…都不要這麼辛苦了,希望在通往另一個世界的路上,能有光明慈愛的光線,指引你讓你的心平安、澄靜。放下人間的悲苦,讓一切恩怨化為塵土。孩子……
新聞

星期一, 3月 03, 2008

倦怠?!
休息了一個月都沒上來寫點東西,美其名是一種「倦怠」,說穿了是一種惰性。
年後的這些日子,台北、新竹、台中、苗栗,是我每週必經的路線。火車、客運、捷運、公車、11號公路,是陪伴我的伙伴。或許是真的倦怠吧!
某一天的午後,在趕往苗栗的火車上,我不經意的眼眶泛紅,腦海裡一些煩悶的事情,不斷的湧上,我強押著這股氣息,因為不想把這氛圍帶到課堂。
夕陽西落,結束了課堂,我又匆匆的趕上新竹的火車,可能是前面的情緒未了,上了火車找了座位,我又開始感到情緒的襲來,這次我不在壓抑了,靜靜的去把那些不想想的問題和煩惱,翻了出來不斷的思索,我沒掉下一滴淚。
回了家,我跪坐在地上,低低的我哭了起來,一地的書本灑落在地上。我開始對「人生」感到倦怠。我必須坦承的說,我時常對人生有倦怠的感覺,我一直覺得生活在世上是真的好苦,工作的苦、讀書的苦、家人的苦、生活的苦,我很努力去調適這一切的一切。而立之年,究竟是一種成長亦或是一種倦怠,對我來說,如果我真的可以放手一走了之,或許就不會這樣辛苦了,姑且不論是否有其它的世界,當下現在的苦,讓我感到無力和無助。我盡力試試,用最一後一分的力氣試試看,失敗了就再重來,成功了未來還有很多失敗。

星期日, 2月 03, 2008

小詩整理

把一些寫過的小詩跟奔大家分享一下



十二月 十二月 17, 2006
寒流報到,窗外風聲…..十二月
孤單寂寞,形單影隻…..十二月
感恩回想,暖暖心中…..十二月
期待未來,擘劃藍圖…..十二月
聖誕花開,滿街祝福…..十二月
十二月…寂落與團聚….十二月…嘆望與期待…十二月
十二月….你的十二月


緋櫻。重生。 2006/12.09
早春的氣息,在阡陌小徑發散。
寒冬的沉寂,滲出斑斑的血淚。
為脫離桎梏而生,預約來世的春天。
為迎接美麗而生,期待輪迴的冬天。
懾住那一剎那~ 凝持~環繞~周而復始如你的生命一般
生、住、凋、滅永不休止的重生

夜與詩人 2007/3.19
夜鷺捎來門票 穿起鑲滿黑水晶的披風
末班南瓜車 駛向廣闊皇宮
千萬個衛兵 緊盯著
映照著 象牙白光
傾落一地 思縷

疾速追著風 追著風
莫非晚鐘響起 一切將成幻影
不 那是欣杜雷拉

追著月 追著月
莫非王子在岸上
不 那是人魚的哀愁

銀絲線長 無盡無止
「剪不斷理還亂」躍上太白心頭
低頭沉吟
那是 螽斯織布聲?
還是 夜蛙的鼾聲?
不…
原是 C小調夜曲
那刻 蕭邦 搭上琴鍵
行向深寂殿閣

停了下來
不見格林兄弟身影
沒有青蓮醉意
更無蕭邦才情

回頭間 驚覺
獨兀的 步行在無名道路
是夜誘惑 是詩的勾引
踏不完的腳步
前行~前進~
找尋你我的詩篇

是非題 2007/9/1
是非題
yes或no決定了答案的選擇性
只有兩種
選擇yes 不代表一定及格
選擇no 也不代表一定不及格
為何?
畢竟 人生的考卷上 不是一題訂終生
這題選no了 就再往下一題吧
總會有機會寫到yes的答案
或許考卷很冗長
但是卻得耐著性子 寫完它

解 語 花


自己寫的小詩 分享一下


解語花

七情六慾無何偫
四時輪轉本命該
問君從何來?往何去?
空對言
問君笑何如?淚何如?愁何如?樂何如?
空對語
天地間迎風搖曳
世有解語花
問誰又能解花語

星期二, 1月 29, 2008

海納百川



這個世界有著六十億以上的人口。
這個世界有著兩千五百個民族。
這個世界有著六千種語言。
這個世界有著兩百多個國家地區。
這個世界有著一百七十五萬個物種。

世界如此的包容與多樣,我們都在世界的每個角落。
一個世界公民,你應賅期許自己。

包容不同的個性。
接納不同的性別。
包容不同的意見。
接納不同的想法。


因為這世界也同樣包容著我們,我們怎不能接納不同的人呢?

關於宅男

長期以來台灣很多流行用語跟日本有同步發展的趨勢,其中「宅男」更是廣泛流傳。今天突然對宅男這個用語很有興趣,上去了wikipedia查了查,果真有宅男這個詞條,並且列出特徵如下:

頭髮散亂或是很油亮
不注重環境及身體整潔
衣裝落伍、搭配不當
特定裝備 (如格子襯杉、 雙肩背包、粗框眼鏡),
喜好玩電玩及觀賞動漫畫
講話與人不著邊際或不注重人際關係 (只會一味的聊自己喜歡的話題)
有收集轉蛋、盒玩或是食玩的嗜好
有聆聽動畫相關音樂的偏好
整天窩在家內不出門、不擅於與他人交際

當然這都是一種很主觀的偏見,並不是客觀的標準。

星期一, 1月 28, 2008

城裡的月光

今天下午悠閒的很,放寒暑假就是這樣的好。放了許美靜的歌曲,讓我回想了關於他的一切,先前在新聞裡得知他罹患了精神分裂以及憂鬱症,為他的病情感到惋惜。
許美靜的歌聲,陪我度過聯考壓力的高三生活,每日的夜讀補習,他的歌曲「都是夜歸人」陪我走過台北南陽街頭。
「城裡的月光」,更是我的最愛,我相當喜歡這首歌,直到現在我仍常常聽著。在無法關切世上每個人時,託付給遙遠的月光,讓它代為慰藉人們。在夜裡聽這首歌感觸特別的深,謝謝許美靜的歌聲,陪我走過不少年頭,關於他的病情,也只能祝福他,正如「城裡的月光」請溫暖他的心房。上帝要讓我們成為每個人身邊的月光 善待身邊的所有人




每顆心上某一個地方 總有個記憶揮不散
每個深夜某一個地方 總有著最深的思量
世間萬千的變幻 愛把有情的人分兩端
心若知道靈犀的方向 那怕不能夠朝夕相伴
城裏的月光把夢照亮 請溫暖他心房 看透了人間聚散 能不能多點快樂片段
城裏的月光把夢照亮 請守護它身旁 若有一天能重逢 讓幸福撒滿整個夜晚每顆心上某一個地方 總有個記憶揮不散
每個深夜某一個地方 總有著最深的思量
世間萬千的變幻 愛把有情的人分兩端
心若知道靈犀的方向 那怕不能夠朝夕相伴
城裏的月光把夢照亮 請溫暖他心房
看透了人間聚散 能不能多點快樂片段
城裏的月光把夢照亮 請守護它身旁
若有一天能重逢 讓幸福撒滿整個夜晚
若有一天能重逢 讓幸福撒滿整個夜晚

集集







日月潭







溫泉鄉,廬山








眼前所見滿是溫泉飯店會館,「溫泉」這是上天給予這裡人們的寶物,來此的旅客在氤氳的氛圍裡鬆脫枷鎖,讓心情奔跑跳躍,因為這裡是溫泉鄉

********************************************************************************

初踏入這個小村落,紅透透的霓虹燈,映的臉色泛紅,正如這裡的溫度所致,寒冬裡的溫泉更顯的彌足珍貴。
第一次來到廬山,除了旅館遍及之外,到也沒有什麼沒什麼特別的印象,來這裡的遊客還是挺多的。便利商店、鹹酥雞、滷味、小吃、溫泉蛋應有盡有。倒像是個繁華的山城。
夜裡遊城,燈火通明,掩蓋了這小山城的古早味道,他的前世今生是如何,也已經不是主要的關心課題。其實這山城還散發著古味,狹小的街道,碎石鋪蓋的地面,山產老店,歇業的破舊旅館,斑駁的廬山吊橋,都告訴著我們他的過去。
我倒不是特別喜歡這裡,但是我想「廬山溫泉」,是有他的重要使命。在溫潤的泉水中,浸泡疲累的身軀。在氤氳的水氣裡,洗滌繁瑣的雜念。此時,誰是誰以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溫泉裡你洗掉了多少雜質。這是上天給廬山的重要資源,慰藉人的心靈及身軀。 離開山城,告別吊橋,下一次當我們再見時,還請你多關照,幫助世人洗滌塵俗。再會~廬山溫泉鄉。

山櫻國度







離開水泥叢林,車水馬龍的城市圍牆,眼前盡是山櫻及針葉林的駐守。城市的一切被擋了下來,因為這裡是山櫻國度。 ************************************************************************************
這是第二次來到清境,06年的夏天是我第一次初訪清境。聞久了城市裡的汽油味、髒空氣。山上冰冷清涼的空氣,讓我從頭到尾的清透起來,冷的全身起雞皮疙瘩,冷的面色蒼白,但我卻愛這種凍入骨肉的感覺。
滿山的櫻花、梅花是最明顯的標記,紅的、粉的、白的交錯在冰綠色的山間。時而一朵雲霧緩緩的走了過來,時而一陣細雨悄悄的落下,時而雲層撥裂出些微日光。
在車上我想著,這裡的人們過的開心嗎?因為這裡的一切都是那麼「不方便」。「方便」究竟該怎樣定義,隨手招車的站牌嗎?出門即到的便利商店嗎?光纖速度的網際網路嗎?對住慣了城市裡的人們,這裡可以做短期度假,卻不適合長期居住,亦或是年老時的休養,因為這裡真的不方便。
相反的我們認為的「方便」在他們眼中或許是不方便,習慣了背著竹簍上山
的青年,要他改坐公車真的不方便,村落的小雜貨店,要開張發票還真不方便。我想著是不是有機會讓我來這裡長住,不是「退隱」而是體驗,交換「方便」的定義。
清境山上道路蜿蜒,終日雲霧繚繞,面對著一整群的山巒,不禁讓我肅然起敬,感嘆這大自然的壯麗。望著被雨水打的低垂的櫻花,讓我感嘆緋櫻的生命短暫。
我愛上這裡的空氣、櫻花、雲霧、樹林等..等,吸了口冰涼的空氣,從咽喉穿透腦門擴散了全身,冰凍的很也凍的清醒,貫穿所有繁雜,帶走了難解的問題,剩下的就是純淨冷冽的清透。我愛上了山櫻國度。

(下面的小詩是06年所做的,在部落格的十二月文章中。)
緋櫻。重生。
早春的氣息,在阡陌小徑發散。
寒冬的沉寂,滲出斑斑的血淚。
為脫離桎梏而生,預約來世的春天。
為迎接美麗而生,期待輪迴的冬天。
懾住那一剎那~ 凝持~環繞~周而復始
如你的生命一般生、住、凋、滅永不休止的重生

星期五, 1月 25, 2008

尾聲




一個學期又結束了,算一算我在政大也過了三個學期了。起初我很不能適應政大的環境,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光鮮亮麗的校園環境,學生很會打扮穿著,我倒是像個從鄉村來的鄉下人,幾次嚷嚷著想要重考博士班。經歷過三的學期之後,我越來越喜歡這裡,我適應了這裡的一切,主要是所上成員給我充滿熱情的氛圍。
在過一學期左右,我將面臨博士生涯最重要的資格考(qualify),對每個博士生來說,這是很重要的一關,通過資格考後才是博士候選人(PhD. candidate),就等論文完成後,就是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了。今年,我打算開始準備資格考,我的考試科目是:grammaticalization,historical linguistics,Chinese grammar.
考試的範圍是沒有範圍,考試時間是一個禮拜,我們所裡是take home,比較沒有那麼大的臨時壓力,但是老師對於內容的要求相對來說會比較高。如果是sit in 臨場的壓力會更大,其實各有利弊。
這三門科目都是很理論的研究領域,也是我比較熟悉的科目,目前我已經找了一些資料書籍期刊,這一年需要一點時間消化,認真的閱讀。穿上doctoral attire 是我未來的計畫
這學期的尾聲,我給自己為來的期許跟目標。

星期二, 1月 15, 2008

我很好


劉若英~一個讓我很喜歡的歌手~從第一張專輯開始
花季未了~ 很愛很愛你~成全~我曾愛過一個男孩.....他的歌總是能深入我的心底
08年的心專輯 又觸動了我

我很好~真的我很好

作詞:阿信(五月天)
作曲:陳忠義
我們常常很習慣性去問別人說
ㄟ你好嗎
但是也常常會忘記問自己好不好
慢慢的
好像越來越輕易的說出我愛你
但是也很難的去很誠實的說出 我很好
我是劉若英

沙發上睡著 孤單冷醒的破曉
冷的麵條 熱的淚痕 啤酒在苦笑
當時的煎熬 當時的心痛如絞
天 終於亮了 遺憾終於退潮

終於能夠 恨不再瘋 淚不再掉 心不逃
一定會有一個人 一段新的美好

誰讓我擁抱 誰讓我 再一次心跳
就算愛情 讓我再次的跌倒 傷痕也要 是一種驕傲
誰讓我擁抱 誰讓我 瘋狂的心跳
就算明天 整個城市要傾倒 也讓我愛到 最後一秒

丟掉電影票 刪掉信件跟合照
洗了床單 剪了頭髮 清空了煩惱
恨可以很小 小到眼淚能沖掉
我 現在很好 可以重新起跑

終於能夠 恨不再瘋 淚不再掉 心不逃
一定會有一個人 一段新的美好

誰讓我擁抱 誰讓我 再一次心跳
就算愛情 讓我再次的跌倒 傷痕也要 是一種驕傲
誰讓我擁抱 誰讓我 瘋狂的心跳
就算明天 整個城市要傾倒 也讓我愛到 最後一秒

地鐵湧出了人潮 幸福湧出了預兆
我會找回 當初對愛 天真的霸道

誰讓我擁抱 誰讓我 再一次心跳
就算愛情 讓我再次的跌倒 傷痕也要 是一種驕傲
誰讓我擁抱 誰讓我 瘋狂的心跳
就算明天 整個城市要傾倒 也讓我愛到 最後一秒
誰讓我擁抱 誰讓我 瘋狂的心跳
就算明天 整個城市要傾倒 也讓我愛到 最後一秒

星期一, 1月 14, 2008

與時推移



晚上和一位朋友聊了很多,主要是關於目前所處環境的改變,我們在其中深感到變化劇烈,還來不及適應的問題,這使我想到屈原的「漁父」。
記得國文課時,課文主要告訴我們要「與世俗進退轉移」,屬於我們的氛圍就適時出身,倘若外在的環境不是我們能接受的,就安靜的沈淺,期待下次的來臨,但無法預知這時間的長短,或許就不會改變了,或許很快就來。總之,不論改變與否,把自己該做好的做好,就是對的。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音:綽)其釃(音:離)?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遂去,不復與言。

星期四, 1月 10, 2008

我的餐館

部落格成立了一年,這一年來累積了不少文章。主要都是一些生活的感想或是對於現況的思索。我的文字並不吸引人,也沒有有趣的論調,精彩的畫面。應賅說我覺得自己的文章很像「清粥小菜」,就只是很清淡的口味,沒有精緻的烹調,或許就是這樣不吸引人吧!
我是個拙劣的廚師,很難做出豐富的菜餚,食材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粗糙品,上門的客人真的得好好注意自己的口味適不適合,倒是不會吃壞了肚子,只是味道淡了點,但是這也是我的風格。
加重口味嗎?多元菜色嗎?不!這不是我要的餐館,僅此一家就這樣的開著,直到不再下廚的那天。

時間的代價

你是否有時會感覺到「時間」在你身邊的流逝,或是駐留。讓我說說「時間」的作用吧!
「時間」是一種藥,一種讓傷口癒合的藥。親人的離開、情侶的分手,只要是人和人間的傷痛,「時間」總會想辦法讓這些痛減低。
「時間」是一種漂白劑,一種讓愛恨情仇淡化的化學物質。朋友間的爭吵、世仇間的對立,「時間」總會讓這些情緒一漂一漂的消失。
「時間」是個鬧鐘,他會提醒我們他的來臨,再怎樣堅定的友情、愛情、親情,一旦時間響了,所有的所有都會醒了,徹底的看清楚一切。
「時間」是個缽,我們在其中慢慢的磨著磨著,從原本的顆粒粗狀,研磨成精緻柔細的粉狀。
常常有人說「緣分」,其實他和「時間」是好朋友也是壞朋友。
往往「時間」到了,「緣分」也會跟著到。但是,「時間」停留的長短,卻影響不了「緣分」。
即便是數十年的好友,也有可能在「緣分」的離開後,終告結束。所以「時間」和「緣分」是壞朋友。
也有可能兩個陌生人,在「時間」的陪伴中,成為伴侶,因為「緣分」跟著一起來。所以「時間」和「緣分」是好朋友。
人都無法掌控「時間」和「緣分」,因為就連他們之間該如何相處,也都還為定論。但是老天給了我們一種能力,一種察覺這兩種抽象物質的能力,也就是說,我們都能夠體現到「時間」和「緣分」的分離或是聚合。「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星期三, 1月 09, 2008

遺忘的旋律

週日和幾個朋友約了單純的唱歌趴,一對在一起七年的戀人,點播了范瑋琪的「黑白配」。曾經我也很喜歡這首歌,塵封了好久,在那天又被勾起了感覺。
不論是曲調或是歌詞,都是深深的打動我。
簡單的鋼琴和小提琴合奏,簡單的辭句,卻是描寫的相當深刻。一聽再聽都不厭煩。和大家分享吧!靜靜聽歌吧。

星期二, 1月 08, 2008

荼靡不爭春,寂寞開最晚;不妝豔已絕,無風香自遠。

荼靡不爭春,寂寞開最晚;不妝豔已絕,無風香自遠。

星期一, 1月 07, 2008

聽說

老天給了我們五官,運用感官觀察、聆聽這世界的一切。不論該看的不該看的、該聽的不該聽的、該說的不該說的,這其間的取捨,都很難做決定。
你是否常聽到「聽說」這兩個字,「聽說他…」「聽說你…」「聽說某人…」「聽說….聽說…」很少聽到有人說「聽說我…」。
「聽說」似乎背上了轉述他人,非己之見的觀點,無論消息或事件的真實與否,一旦遇上了「聽說」就會讓整個話題更為誘人。因而,一傳十十傳百,都是「聽說」而來,一連串一連串的,每天我們都圍繞在「聽說」的桎梏當中。
這是「聽說」的原罪嗎?其實不是的。
話語的傳播速度,就像是波紋一樣,一旦有個起頭,就會擴散~擴散。每日接觸的人這麼多,難免人和人之間也會聊聊天,說說無傷大雅的消息,當作茶餘飯後的消遣。然而,所謂茶餘飯後之餘,某些特質的人對於各種言語的掌握,又會比一般人來的多更多,套一句話就是「八卦」。
並且,這些八卦的小道消息,都是以「聽說」為整個軸心,因為這樣可以避免說話者被誤認為過於主觀,因為這是「聽說」,不是「我說」。
我們的五官,就是這樣的環境中孕育著,不論負面的正面的一律接收,我無法不聞不聽。但是,我們卻可以「過濾」。
「過濾」不在我們的外在感官,而是內在的思想、態度,對於「聽說」的話語如能加裝上一層濾網,清除一些不必要的雜質,去蕪存菁,留下真實原味的口感,才能有所吸收充實營養。
「聽說」的原罪是什麼?不!他沒有罪,罪的是我們自己,因為沒有時時刻刻清除雜質、沈澱異物,還給「聽說」一個清白之身,當下次我們有所評論時,我們能負責的說「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