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月 14, 2008

與時推移



晚上和一位朋友聊了很多,主要是關於目前所處環境的改變,我們在其中深感到變化劇烈,還來不及適應的問題,這使我想到屈原的「漁父」。
記得國文課時,課文主要告訴我們要「與世俗進退轉移」,屬於我們的氛圍就適時出身,倘若外在的環境不是我們能接受的,就安靜的沈淺,期待下次的來臨,但無法預知這時間的長短,或許就不會改變了,或許很快就來。總之,不論改變與否,把自己該做好的做好,就是對的。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音:綽)其釃(音:離)?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遂去,不復與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