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是11.35分,讓我整理一下思緒……
接連上篇所提到的問題,我找了學生中午用餐。
一共兩名,其中有一名學生已經成年。但是,還是高一的學生。
因為他換過不少學校。
首先,我和學生約在某個咖啡店,我先到了學生後到。
學生說:「老師我在等朋友啦~」
我說:「等朋友?什麼朋友」
旁邊另一個學生答:「檳榔啦!幫他拿檳榔」
坦白說,身為一個老師其實不應該允許這樣的行為。
然而,我也就算了,畢竟我想找他談話不想一開始就鬧僵。
等了大約5分鐘,檳榔先生來了,送了檳榔給他。
我們也就找了個地方用餐。
學生說:「老師~我以前可是很壞的,我還上過報喔~就是那個………」
學生說的面容陶醉,我聽的心驚膽跳。
邊吃飯學生邊說著他的豐功偉業,我順勢的問了幾個問題,關於他的家庭狀況。
坦白說,學生的家庭其實很單純,父母親都是做生意的。平時可能重於工作,也忘了孩子。
閒聊的過程中,我不斷的看著學生一口一口的吞下檳榔,我告訴學生希望他能戒掉。學生只是點點頭
學生說:「老師我下學期不唸了,我要去當兵了。」
「那就好好的磨練自己吧」我說
其實,我早已聽說他已經又念不下去了,所以去軍中服役只是早晚的問題。
我比較關心的是學生的一些壞習慣,像是吃檳榔。
我跟學生說明吃檳榔的壞處,以及疾病。但是,他都只是點點頭。
空氣中夾帶著兩種氣味,食物的香氣以及檳榔咀嚼的味道。
是種矛盾也是種妥協。
正如我面對學生的行為,在某些情形之下。我是可以存有妥協空間,然而卻和我的職業道德,是種矛盾。
走回班上的路途中,迎著風灣暖的陽光。
我還是跟學生說,戒掉吧!那些對身體不好。
學生終於不再點頭,而是「老師…我戒不掉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