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3月 29, 2009

彼得潘(Peter Pan)與荷包蛋

James Matthew Barrie筆下的彼得潘是個拒絕長大的孩子王,如果有天他來到現實世界,你認為他還是可以戰勝虎克船長嗎?
人的很多經驗,都是來自於各方面的學習。當孩子小時,不小心觸碰到「火」時,才會知道那是會傷害人的物質,當年輕時第一場戀愛的結束,才會發現情人的話有時就像包著糖衣的毒藥,出了社會後職場上,慢慢的學會了許多待人事物的交際關係,說好聽點是種「社會化」「世故」,說難聽點就是「現實」「實際」。
對我來說,彼得潘的故事終究只是一個生活在故事世界的人物,現實的社會環境,要有這樣的的人格特質,其實一定過的不開心,社會化沒有什麼不好,至少他會讓你懂得成長,不管是錯誤中的成長,還是知識的成長,人終其一生都不可能活在完滿世界的故事童話裡,成長的結果必然使我們能夠分辦是非善惡,辦別這世界的虛擬真假,這是種經驗的累積,看的越多也會懂得越多。彼得潘,真的只是故事的主人,他無法存活在現今的環境。
那荷包蛋又是怎麼回事?荷包蛋的半生不熟,正好符合我想要的處世哲學。對於某些人事物,我們可以扮演較為純真生澀的人格特質,展現自己天真善良可愛的一面,就像個彼得潘得童稚心靈,相對的面對另一部份人事物,我們就得有成熟老練甚至是社會化的行為模式來看待。
過於天真無邪不好,過於老練成熟也不好,荷包蛋哲學,告訴我們面對不同的環境,我們可以選擇不一樣的面貌,對待不一樣的人事物,這環境不斷的改變,不能只有一種面向,而是要有多元的自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