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1月 30, 2008

時間忘記了


08年又進入了倒數一月,感覺上每天的時間總是越來越快,快的感覺不到他的聲音。
今年是我邁向30年頭的第一年,30了真的又踏入另一種人生的路段。
這一路而來有得有失,不管怎樣,得到得盡力留存,失去的就讓他走吧,別回頭找。年齡的數字不斷增加,路也要不斷的前行。
時間是個精明的計算師,該作的,該停下的,該慢下來的,該增加的減少的,絲毫都不會放過。
如果可以「時間」是不是可以忘記,忘記這生活中的分分秒秒。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究竟是人忘記了時間,還是時間忘記了我們。
走在廢棄的河道旁,時間正告訴著我 關於他的過去
時間並沒有忘記我們
他總是在身邊 緊固著
永遠永遠

星期日, 11月 23, 2008

一碗牛肉麵

一碗牛肉麵
這是什麼標題?一碗牛肉麵有啥好寫的?
正當這社會關心著「消費卷」發放的事情,除了這個之外,我還想說說關於我的學生,就從一碗牛肉麵開始。
某夜,要去訪友的路上,正好是晚餐時間,我到了一家知名的連鎖牛肉麵用餐,點了小碗牛肉麵和兩盤小菜。
很快的餐點上來了,我特別喜歡這牛肉麵清淡的湯頭,還有泡菜。正當我著手要提起筷子時,發現了一個不對勁的事實。
「怎麼一回事?面很多肉很多湯也很多?我不是點小碗的嗎?怎會好像不是那麼小的小碗。」突然間一個聲音叫住了我。
「老師~我給你多一點點喔 那你不可以把我當掉喔」很快的這聲音又回到了廚房。原來是我的學生在這裡打工。
突然間,我有點小小的難過。我的學生是個相當瘦弱的女生,望著他細小的手臂,在悶熱的廚房內熟悉且俐落的川燙著青菜,配料牛肉麵。
腦海裡出現「這年紀的孩子都是這樣嗎?」這年紀不都是應該在家裡好好唸書陪家人享受年輕的生活嗎?孩子打工的背後動機是什麼?賺零用錢嗎?還是不夠花用?我一邊吃著一邊想著這些問題。關於孩子打工的目的和動機,我不願提到負面的想法。我遇見的學生,大多數都有打工,小小的高中生為何需要打工呢?我想有一部份的原因是來自於他們的家庭背景。在這些學生的背後都有一些小故事能夠和我們分享。
他們可能來自單親家庭、父母離異或是清寒家庭,還記得一年前報紙上的新聞,高中女生身亡事件,這些孩子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近日,又有一位男學生跟我說要休學了,這孩子上課幾乎不帶課本,而且也經常性的睡覺,老實說也是個和書本不熟悉的學生。
某日遇見了他,他搔著後腦跟我說「老師~我不念了,我覺得我不是唸書的材料,所以我要去工作」「做什麼工作」「老師~我去作苦工」「苦工??」我驚訝的問「對呀~我去搬白鐵一千1200,老師我會回來看你的」
聽完了他的話我急忙的跑去找導師,導師告訴我這已經是他第二次休學了,我們已經盡力幫助他了。「他很喜歡上你的課,很難得會有學生會這樣想」導師告訴了我這孩子跟他說的事情。一個小小的高中男孩搬白鐵,真的很讓我難以想像。
上課時,我利用了一點時間告訴學生這兩件事,告訴他們能坐在教室裡是一種幸福,能有自己的讀書時間是種幸福,能有人家關心也是種幸福。
最近,花了一點時間在幫高三的學生整理一些升學訊息,很多學生在高一高二時都不知道及時努力,到了高三才開始想到要升學,所以為了讓學生以後能有謀生的學歷及能力,我都會跟高三的孩子提醒升學唸書的重要。
我所任教的學校,不是所謂的頂尖學府,家庭的背景也很多不一樣,每個學生當初來這裡唸書,大多是因為分數考的不高而選擇了私立中學,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故事。曾有同事問我「依你的資歷,應賅可以找到更好的。」或許是種習慣,從一開始的排斥,到現在的瞭解,當上課時面對的每個臉孔,其背後都有很多的問題值得深思,他們是需要關心的孩子。
一碗牛肉麵,只是一個故事的開始,我只希望孩子能在社會化中學習堅強成熟懂事。

星期六, 11月 01, 2008

衝擊

這學期跨所去修了一門課,這門課中我們所上的人數是最少的,只有四人同時我們大多數的背景都和這個課程完全無關。
但是從開學至今,我一直不斷的感受的衝擊,什麼樣的衝擊,一種格格不入的學習感受。讓我來說一下吧!
授課的老師在開學時就說了這學期要大家自己找期刊的一篇相關文章,在課堂上報告,也就這樣我聽了很多都是各抒己見的主觀性研究。
週四我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期刊的作品」,報告的同學很誠實的說「我是隨機」。
接著我就說,這麼多的期刊為合不選擇比較具有知名度的期刊。
此時課堂的老師說話了「我從不投期刊,因為我的經驗是有一次我通過了,但是就是沒被刊登出來,所以我都寫書投會議論文。」
「大師的作品不一定就好」「要找一些入門的作品來看」接著當然就是一陣的討論。
不投期刊這種事情居然會在一個大學的老師口中出現,實在不可思議。倘若換成是我坐在課堂上授課,我會採取另一種方式告訴學生「雖然沒被刊登出來,但是應賅還要多試試看幾種期刊,畢竟期刊不是只有一本。」應賅多鼓勵學生嘗試。再者話說回來「大師」的作品當然也會有問題,但是反觀來看,大師今天會被著名期刊刊載絕對不會只是因為「人為」因素就被刊載,不然這世界的學術就一切都是人為,當自己作品被退回來時,就批評是因為某人。
「實力是最重要的」這是我最後的回應,有實力有內容的作品,還是有很多多期刊會被錄取的。「人為」不能成為我們不精進的藉口或是理由,我有點憂心,在這課堂上的其它研究生,他們都是依循著老師的思考模式而走,至於會不會有學生和我有同樣的想法,我不知道,但是我深刻的體會到「衝擊」讓我發現,他們這個學科一直無法進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