藐視人文 冷漠關懷
屏除專業 變相創新
踐踏國際 管窺視野
星期日, 2月 28, 2010
星期五, 2月 26, 2010
人文關懷,專業創新,國際視野??????????
今天我又遇到一件令人氣憤的事,標榜著「人文關懷,專業創新,國際視野」的一所大學,根本就是一場騙局。
中午和兩位外籍生吃飯,我就用甘和涵代表我們的言談。甘同學告訴我他這學期碩士班的必修課不能上我問他原因,他告訴我因為上課的老師覺得他的中文不好,所以連續拒絕了三次,希望他在去把中文學好後,再來上這門必修。
這位同學感到難過,因為接下來他只能選擇兩條路走,第一條就是花更多的錢去上「全英語教學」的專業課程,第二條路就是花錢再去華語中心學中文。
問題是,這位甘同學沒有拿到任何的獎學金來台灣讀書,你叫他如何付這筆錢。難道怪甘同學的中文不好嗎?還是以後在招生簡章上面應該註明「如果你的中文不好,請不要申請與中籍學生上課的學程。」亦或是「你要申請貴校前,請準備好多一點的學費,以利申請全英語授課課程。」
甘同學的中文口語溝通,其實沒有很大的問題。他無奈的說「如果你覺得我的中文不好,當初在面試時你就應該不要綠取我,而不是錄取我之後,讓我沒辦法上課」
我這個人就是雞婆,吃過飯後我就和甘同學涵同學到「教學中心」,一方面是想幫這位甘同學找一個可以以英語工作的打工「英文論文寫作」之類的工讀,同時也看看是不是可以幫助他。
到了中心,裡面的助理表示,外籍生的學習問題其實已經有一些系所反應,誠如上述我們的課程因為語言的落差,造成外籍生上課無法適應,然而我們卻又無法提供相關的協助。助理表示,我的專業輔導課程這個學期「因為經費不夠」所以停開,當下有點傻眼外,也就是想說「經費不夠」也就能體諒。但是,還是希望能幫甘同學找到一個可以以他的英語作工讀的工作,於是也拿了申請書請他填寫,但是中心助理表示,申請不一定會通過,因為「經費不夠」所以還是需要看中心主任的意願。據此,事件大概有一個小段落。
晚上,當我上網看教學中心時,讓我更加火大,所謂的「經費不夠」根本就是一個藉口,他們把語文科的輔導課程全部換成如下課程:
http://learning.nccu.edu.tw/chinese/01_news/03_detail.php?nid=327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事實,反正「人文關懷,專業創新,國際視野」只不過是個幌子,實際上內部的運作,又是另外一回事。
當我們不斷的以為「國際視野」時,是否去想想,你招了這些外籍生,難道報考前是真的要如同所謂的「財力證明」要有個子才能來台灣念書嗎?那你的關懷又是什麼?「人文關懷」的背後都是一些打壓人文的事,「專業創新」是我們告訴外籍生拒絕修課嗎?我們該好好想想
中午和兩位外籍生吃飯,我就用甘和涵代表我們的言談。甘同學告訴我他這學期碩士班的必修課不能上我問他原因,他告訴我因為上課的老師覺得他的中文不好,所以連續拒絕了三次,希望他在去把中文學好後,再來上這門必修。
這位同學感到難過,因為接下來他只能選擇兩條路走,第一條就是花更多的錢去上「全英語教學」的專業課程,第二條路就是花錢再去華語中心學中文。
問題是,這位甘同學沒有拿到任何的獎學金來台灣讀書,你叫他如何付這筆錢。難道怪甘同學的中文不好嗎?還是以後在招生簡章上面應該註明「如果你的中文不好,請不要申請與中籍學生上課的學程。」亦或是「你要申請貴校前,請準備好多一點的學費,以利申請全英語授課課程。」
甘同學的中文口語溝通,其實沒有很大的問題。他無奈的說「如果你覺得我的中文不好,當初在面試時你就應該不要綠取我,而不是錄取我之後,讓我沒辦法上課」
我這個人就是雞婆,吃過飯後我就和甘同學涵同學到「教學中心」,一方面是想幫這位甘同學找一個可以以英語工作的打工「英文論文寫作」之類的工讀,同時也看看是不是可以幫助他。
到了中心,裡面的助理表示,外籍生的學習問題其實已經有一些系所反應,誠如上述我們的課程因為語言的落差,造成外籍生上課無法適應,然而我們卻又無法提供相關的協助。助理表示,我的專業輔導課程這個學期「因為經費不夠」所以停開,當下有點傻眼外,也就是想說「經費不夠」也就能體諒。但是,還是希望能幫甘同學找到一個可以以他的英語作工讀的工作,於是也拿了申請書請他填寫,但是中心助理表示,申請不一定會通過,因為「經費不夠」所以還是需要看中心主任的意願。據此,事件大概有一個小段落。
晚上,當我上網看教學中心時,讓我更加火大,所謂的「經費不夠」根本就是一個藉口,他們把語文科的輔導課程全部換成如下課程:
http://learning.nccu.edu.tw/chinese/01_news/03_detail.php?nid=327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事實,反正「人文關懷,專業創新,國際視野」只不過是個幌子,實際上內部的運作,又是另外一回事。
當我們不斷的以為「國際視野」時,是否去想想,你招了這些外籍生,難道報考前是真的要如同所謂的「財力證明」要有個子才能來台灣念書嗎?那你的關懷又是什麼?「人文關懷」的背後都是一些打壓人文的事,「專業創新」是我們告訴外籍生拒絕修課嗎?我們該好好想想
星期一, 2月 22, 2010
頂尖的蔑視他人,不如平實的前進
我決定浪費一點時間來說說我的牢騷。
去年八月,我決定搬來台北的宿舍住。相當高興的可以減少一筆支出,而也很剛好的我的室友,是所謂的「招牌系所」---商學院的學生。
從昨天的是情開始說吧,因為我們的宿舍房間是獨立房,但是衛浴是兩人共用,理論上是需要兩人共同維持的。事情的引發點,就是「他」的衛生紙筒。去年剛搬到宿舍時,我就跟對方說了,我的習慣是直接將衛生紙投入馬桶,而他的習慣是放在垃圾桶,當然這都是個人行為。因此,我也告知那麼他就必須自行倒衛生紙。
大約是從去年的12月左右(我所能夠記憶的時間)開始計算,他幾乎沒有倒過垃圾,昨晚我告訴他衛生紙桶已經滿了,請他拿去倒。此話一出,他老兄就很理所當然的回答,拜託這還沒有滿耶,頓時他順手一壓,衛生紙的空間果然壓縮了,我當時轉頭離開,他直呼著我很吵。
我默默的離開浴室,我心想那個衛生紙桶大約20公分高,如果按照他那荒謬的理論壓縮衛生紙,那麼我要要等到有一天真的滿了,或許需要一兩年的時間,這是他前晚的行為。
從去年搬來,我這位室友就有抽菸的習慣,因為我們方隔兩房所以我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但是某天夜裡,我出房門倒水喝,看到隔壁房間的大門貼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同學請你不要再抽菸了好嗎?我們四樓都聞到了。」當時我就告訴那位室友請他去看那張紙條,並且請他偷偷撕下來,以免造成隔壁同學的困擾。我告訴室友你的煙味太重了,連四樓都聞得到。他還相當懷疑的說,有可能嗎?這煙會鑽進去四樓嗎?
再來,某夜的深夜,當時因為我的摩托車還未運送到學校,因此常常需要他去附近的捷運站載我,當然我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之人,理當的我就請他吃消夜,那天我們去了學校對面的關東煮,因為已經將近凌晨1.00,老闆娘想說要關門了,就把消夜多一些給他,他居然對著老闆娘說「討債討債」(台語),當時我看到老闆娘的臉色有點變,也就安靜的吃完,上了車後我告訴他,他剛剛的說法對於老闆娘很傷,我告訴他「討債討債」(台語)是不好的意思,或許要換個婉轉的方式告訴對方,如果給太多吃不下會浪費。他還懷疑的說「是嗎?」
還有,他常常有一些驚人的解讀,例如他曾經問我「師說」裡面「傳道 授業 解惑」哪個等級最高。我驚訝的說,有嗎?還有分等級?他說「解惑」最高,他不作傳道授業的教學者,他認為解惑是最高級的。
更可怕的是,他似乎在玩著「搶錢」的遊戲,他口中常常說著SSCI~SSCI~,他曾問我「要不要幫我潤稿,這樣可以讓你掛名」,我一整個覺得這是怎麼樣的教育,他甚至說以後要交一個英文系的女友,這樣可以幫他潤稿。我回他說你們系所不是有鉅額的補助嗎?當然他也就利用學校的補助,去外文中心找翻譯潤稿。
他的經典名言,真的是讓我感到震驚,每每聊到學校資源分配的問題時,他總是會說「你們貢獻了多少GNP?」「你們有幾篇SSCI」
我曾經把一些我們領域中知名的學者著作給他看,他驚訝的說「才幾篇SSCI,就可以當教授喔」「沒有SSCI念什麼博士」「那我應該是你們領域的天堂了」「你要不要來念我們商學院呀!看看你幾年畢業」….
關於他的金錢觀,只能說「撈」,他告訴我他之前在台北市交通局工作,辭職來念博士,當然裡面的人還是有熟門熟路可以「撈」一點錢。先前,他幫教授寫國科會計畫,算計著他可以領多少的月薪,要計算多少的金錢。最近,他領了扶輪社的一筆獎學金16萬元(城中區),我心理想如果扶輪社知道他是這樣的人,還會給他錢嗎?他可以花錢就買酒買菸,但是作人卻是這樣失敗,他還喜孜孜的說,我還要「撈」40萬、60萬。
他常常不自覺的聊到「指導教授」,他認為要找一個有前途的老師,這樣如此一來才可以幫助他,我真的感到很失望。如果,他的家人、給僅學金的單位、甚至老師,知道他是這樣品性的人,我真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在宿舍規定是不可以帶電磁爐,有天他告訴我他覺得每天去吃早餐「很浪費錢」,他說他想學他同學,在每晚睡覺前把米洗好,然後關掉所有的電器用品,把電磁爐開到200瓦,連續煮到隔天早上,就可以當作早餐。我告訴他難道你沒讀過「一日之所斯,百工斯維備」得道理嗎?他很直接的說「拜託~一餐50元也是錢耶」這是,怎樣的思維方式。
當然,這只不過是他個人的行為不代表一切。想想在頂尖之上,是否就這樣的蔑視他人的尊嚴,我們也是這個學校的一份子,但是卻享有著不同的待遇。我只能說「與其頂尖的蔑視他人,不如平實的前進」。
去年八月,我決定搬來台北的宿舍住。相當高興的可以減少一筆支出,而也很剛好的我的室友,是所謂的「招牌系所」---商學院的學生。
從昨天的是情開始說吧,因為我們的宿舍房間是獨立房,但是衛浴是兩人共用,理論上是需要兩人共同維持的。事情的引發點,就是「他」的衛生紙筒。去年剛搬到宿舍時,我就跟對方說了,我的習慣是直接將衛生紙投入馬桶,而他的習慣是放在垃圾桶,當然這都是個人行為。因此,我也告知那麼他就必須自行倒衛生紙。
大約是從去年的12月左右(我所能夠記憶的時間)開始計算,他幾乎沒有倒過垃圾,昨晚我告訴他衛生紙桶已經滿了,請他拿去倒。此話一出,他老兄就很理所當然的回答,拜託這還沒有滿耶,頓時他順手一壓,衛生紙的空間果然壓縮了,我當時轉頭離開,他直呼著我很吵。
我默默的離開浴室,我心想那個衛生紙桶大約20公分高,如果按照他那荒謬的理論壓縮衛生紙,那麼我要要等到有一天真的滿了,或許需要一兩年的時間,這是他前晚的行為。
從去年搬來,我這位室友就有抽菸的習慣,因為我們方隔兩房所以我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但是某天夜裡,我出房門倒水喝,看到隔壁房間的大門貼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同學請你不要再抽菸了好嗎?我們四樓都聞到了。」當時我就告訴那位室友請他去看那張紙條,並且請他偷偷撕下來,以免造成隔壁同學的困擾。我告訴室友你的煙味太重了,連四樓都聞得到。他還相當懷疑的說,有可能嗎?這煙會鑽進去四樓嗎?
再來,某夜的深夜,當時因為我的摩托車還未運送到學校,因此常常需要他去附近的捷運站載我,當然我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之人,理當的我就請他吃消夜,那天我們去了學校對面的關東煮,因為已經將近凌晨1.00,老闆娘想說要關門了,就把消夜多一些給他,他居然對著老闆娘說「討債討債」(台語),當時我看到老闆娘的臉色有點變,也就安靜的吃完,上了車後我告訴他,他剛剛的說法對於老闆娘很傷,我告訴他「討債討債」(台語)是不好的意思,或許要換個婉轉的方式告訴對方,如果給太多吃不下會浪費。他還懷疑的說「是嗎?」
還有,他常常有一些驚人的解讀,例如他曾經問我「師說」裡面「傳道 授業 解惑」哪個等級最高。我驚訝的說,有嗎?還有分等級?他說「解惑」最高,他不作傳道授業的教學者,他認為解惑是最高級的。
更可怕的是,他似乎在玩著「搶錢」的遊戲,他口中常常說著SSCI~SSCI~,他曾問我「要不要幫我潤稿,這樣可以讓你掛名」,我一整個覺得這是怎麼樣的教育,他甚至說以後要交一個英文系的女友,這樣可以幫他潤稿。我回他說你們系所不是有鉅額的補助嗎?當然他也就利用學校的補助,去外文中心找翻譯潤稿。
他的經典名言,真的是讓我感到震驚,每每聊到學校資源分配的問題時,他總是會說「你們貢獻了多少GNP?」「你們有幾篇SSCI」
我曾經把一些我們領域中知名的學者著作給他看,他驚訝的說「才幾篇SSCI,就可以當教授喔」「沒有SSCI念什麼博士」「那我應該是你們領域的天堂了」「你要不要來念我們商學院呀!看看你幾年畢業」….
關於他的金錢觀,只能說「撈」,他告訴我他之前在台北市交通局工作,辭職來念博士,當然裡面的人還是有熟門熟路可以「撈」一點錢。先前,他幫教授寫國科會計畫,算計著他可以領多少的月薪,要計算多少的金錢。最近,他領了扶輪社的一筆獎學金16萬元(城中區),我心理想如果扶輪社知道他是這樣的人,還會給他錢嗎?他可以花錢就買酒買菸,但是作人卻是這樣失敗,他還喜孜孜的說,我還要「撈」40萬、60萬。
他常常不自覺的聊到「指導教授」,他認為要找一個有前途的老師,這樣如此一來才可以幫助他,我真的感到很失望。如果,他的家人、給僅學金的單位、甚至老師,知道他是這樣品性的人,我真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在宿舍規定是不可以帶電磁爐,有天他告訴我他覺得每天去吃早餐「很浪費錢」,他說他想學他同學,在每晚睡覺前把米洗好,然後關掉所有的電器用品,把電磁爐開到200瓦,連續煮到隔天早上,就可以當作早餐。我告訴他難道你沒讀過「一日之所斯,百工斯維備」得道理嗎?他很直接的說「拜託~一餐50元也是錢耶」這是,怎樣的思維方式。
當然,這只不過是他個人的行為不代表一切。想想在頂尖之上,是否就這樣的蔑視他人的尊嚴,我們也是這個學校的一份子,但是卻享有著不同的待遇。我只能說「與其頂尖的蔑視他人,不如平實的前進」。
訂閱:
文章 (Atom)